九十五年度光明燈、安奉太歲及祈安消災法會即日起開始受理登記。農曆除夕夜「子時」光明燈開燈儀式鐘鼓齊鳴、新春開正大放光明、祝福眾善信閤家平安,事業發展、萬事如意。農曆正月初九拜天公(祝壽)並安奉太歲消災趨福、身體健康。正月十五日祈安消災植福法會開始,歡迎眾善信提早報名登記並祝福大家來年平安大發財。
士林世居的住民大多來自於福建漳州府的漳州人,來此地的漳州人感念開漳聖王恩澤,於清乾隆16年籌劃立廟於芝山岩。(一說此地的開漳聖王廟,相傳乾隆年間,有漳州人黃澄清將聖王香袋掛於樹上,後人屢求皆靈驗,乃由地主黃氏建此廟。)
|
|
從惠濟宮旁懷古園內的「惠濟宮碑誌」與「芝山合約碑記」可以了解:
1.清乾隆17年(西元1752年),由地主黃國聘同意獻地建廟,士林士紳吳廷誥力促倡建,名為「芝山巖」。
2.清乾隆51年(西元1786年),由地主黃文欣(黃欽欣)施捨全山(芝山岩)交付當時芝山總理吳慶三等及民眾捐助,建大墓塋葬林爽文反清復明的許多死難民眾,即為「大墓公」。乾隆53年,改由吳德崇擔任建廟董事。
3.清嘉慶9年(西元1804年)黃氏後人黃承帶擔心芝山岩唯恐遭農畜破壞,便請求豎碑貼告示。當時芝山岩首事何繪等人於嘉慶10年乃向新莊縣提出說明。黃承帶經四方查證,確為祖父黃文欣已捐獻,便收回告示、毀去界碑,並要求言明獻地之四邊界,於是在嘉慶10年10月仝立「芝山合約書」,當時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合約書。
4.道光27年(西元1847年)8月,又有黃祿藉口砍伐芝山岩東北方的古樹,被罰演戲表示道歉,並再度規定不許砍樹。為怕大眾忘記此約定,並了解捐地建廟之來龍去脈,於是在道光29年花月立此「芝山合約碑記」。
芝山岩惠濟宮,約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廟中供奉漳州人的守護神開漳聖王陳元光,所以也稱為「士林開漳聖王廟」;又因位於芝山岩頂,故俗稱為「芝山岩廟」。
開漳聖王又稱威惠聖王、陳聖王、陳將軍等,簡稱「聖王公」,本姓陳,名元光,字廷炬,號龍湖,河南光州人,唐高宗總章二年時隨父領兵入閩,武后垂拱三年首任漳州刺史。生前對於漳州的開拓與教化貢獻頗大,受到漳州人的崇敬。逝世後,敕封為威惠聖王,不僅為漳州人所奉,更為漳州籍陳姓族人尊為始祖。清康熙年間,漳州人移居臺北盆地北邊的唭哩岸一帶(今石牌)開墾,墾拓範圍及於士林和芝山岩一帶。為了感念開漳聖王護國庇民的恩澤,乃建惠濟宮於山巔西側。
往北行,可至天母,享受台北市中的異國風情﹔亦可往陽明山方向,賞鳥、泡湯、登山踏青,皆是不錯的選擇。
惠濟宮的創建年代,迄今仍有兩種說法:其一認為乾隆十七年(1752年)紳豪黃善奉開漳聖王香火抵此興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完工。其二認為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董事吳慶三倡議捐建。道光二十年(1840年),八芝蘭街士紳潘定民,於宮後增建文昌祠。迨至光緒十六年(1890年),廟被火焚毀,次年開始重建,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落成。
日治初期,日人設學務部於芝山岩惠濟宮內,同時首設臺灣第一所國語(日語)傳習所於惠濟宮後殿之文昌祠義塾,並以學堂為上課地點,藉以推展日語教育。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元旦(農曆十一月十日),抗日義民襲擊學堂,盡殺日籍教師六名及工友一名,後來日軍向士林居民採取武力鎮壓行動,史稱「芝山岩事件」。同年,臺灣總督府重設並直轄芝山岩被毀的國(日)語傳習所,而且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芝山岩惠濟宮的建築,曾經數度重修,現有殿宇為光復後重建,為七開間、兩殿、兩廊、兩護龍的廟宇建築。三開間的前殿用硬山翹脊屋頂,中門前立蟠龍檐柱一對,兩側有新建兩層的鐘樓與鼓樓各一座。正殿亦為硬山屋頂,材料多改以現代材料。
「昔制」與「今制」之中央三川殿與正殿部份規模大體相似,三開間的前殿用硬山燕尾屋頂,中門立蟠龍柱一對,兩側有新建兩層的鐘、鼓樓各一座。而正殿係為抬樑式架構,其屋頂亦為硬山屋頂,但造型多已現代化。至於後殿部份則「今制」於殿身前方兩側各夾二層樓高之樓梯間,縮小正立面之開闊度並造成一小合院意象。另兩側護室作法除「今制」兩側增建六角形鐘、鼓樓,形式誇大外,加以鐘(鼓)樓燕尾脊飾高過三川殿燕尾脊,有失位序倫常,而降低正面的主次感。
*四處趴趴走
芝山岩是五千年前的文化遺址,宮廟西側的芝山岩隘門建於1825年,是著名古蹟,到此遊憩,感受懷古氣息。
目前至於東側的懷古園內。碑面高131公分,寬60公分,厚10.5公分。
內容:為感恩於開漳聖王在此地顯神蹟、保鄉衛民,獻地者、倡建者和捐款居民姓名,及建廟後續處理事宜。
芝山巖惠濟宮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至誠路1段326巷26號
電話:(02)2831-5656/1728
傳真:(02)2831617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