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1480245478

 

三國孫權的將軍張滾,治理泉州惠安有成,

去世後地方建立青山宮奉祀,張滾被尊稱為青山王或靈安尊王。

青山王一向被認為有可以消除瘟疫的威靈,掌握司法、賞懲善惡,配祭的神明有八司、枷將軍和鎖將軍等。

艋舺青山宮今年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是一座三進的木石混合造寺廟,

經歷了多次的整修,相當精美,如八角形藻井,相當可觀,整修用料也都頗有典故,

如前殿的石柱與石垛,就是取自圓山神社所遺之石材。另外青山王的神像,

眼神犀利,從每個角度去凝視,都會感覺不同,民眾可以來這裡親自體會。

每年的10月23日是青山王聖誕的日子,

傳說在前兩天青山王會率領部將巡視艋舺地區的大街小巷,

報保艋舺地區人民的平安。在22日舉辦王爺神轎的遶境活動熱鬧非凡,

有著許多的表演活動,像是八家將、鼓陣,樂隊等。

 

 

1480245479

艋舺青山宮,俗稱青山王廟青山王館。位於臺灣台北市萬華區,為落成於1859年道教台灣民間信仰廟宇。

台灣清治時期以來,該廟宇就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宗教信仰中心。1985年因其歷史重要性,被中華民國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每年舊曆十月廿二、廿三日,為慶祝主神青山王之誕辰,青山宮都會舉行盛大慶典,轟動萬華地區,人稱「艋舺大拜拜」。

 

1480245480

青山王信仰

青山王,又稱靈安尊王,為泉州三邑人的守護神,不僅有山神、行政神的神格,也頗具司法神的職能,相當於三邑的城隍爺,故青山王配祀有范謝將軍,也常常有出巡、暗訪等活動,主要目的就是明察轄區善惡,緝捕惡鬼凶神。

此神源由,有兩種說法。

1480245481

一是:青山王原名張滾,是三國時代東吳將領,人稱張將軍。212年,張滾奉派駐守泉州惠安地區,頗有治績,因受人民懷念,奉之為神明,稱「青山王」。明代何喬遠的《閩書》惠安縣觀應篇,主此說,認為「青山王」是孫吳的將軍「張悃」。

其二:五代十國,時,「閩國」的將領張悃,人稱張將軍,奉命鎮守惠安一帶,軍紀嚴明、愛民如子,逝世之後屢屢顯靈,因在青山附近建廟祭祀,故尊稱其為「青山王」。明世宗嘉靖時編纂之《惠安縣志》主此說:「青山在縣南,閩時將軍張悃,嘗立寨於此以御海寇。既歿,鄉人廟而祀之,至今不廢。」

 

 

1480245482

[編輯] 艋舺開埠

清朝乾隆嘉慶之後,以泉州三邑同安人為主的大量泉州人移民跨海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台北艋舺,並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艋舺成為全台灣第三大都市。

之後,在艋舺地區1853年分類械鬥也就是頂下郊拼落敗的泉州同安人,不得不整族舉家遷徙至大稻埕經商,艋舺地區住民從此就以泉州三邑人為主。

而青山宮祭祀的青山王,其實就是泉州三邑人的道教信仰主神,也就是泉州三邑人城市的守護神,一如大稻埕同安人的霞海城隍一樣。故該廟除祭祀青山王之外,還有自縣衙巡捕審堂體系神格化而來的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及枷將軍、鎖將軍的八將。該八將相傳實為北部八將信仰的起源。

 

1480245483

 

[編輯] 興建背景

1854年,台北艋舺地區發生瘟疫,惠安漁民特地由泉州青山宮請神至艋舺,想藉此以弭平瘟疫,並於艋舺舊街鬧區處興廟奉祀(即今西園路)。後因信徒甚眾,1856年再於艋舺郊區的蕃薯市街(今廟址現址)興築新廟。1859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家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