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億載金城簡介

            億載金城位於台南市金城里,在台南安平附近,

億載金城是台灣島第一座西式砲台,也是第一座配備『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

可說是台灣砲台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億載金城古稱『二鯤鯓砲台』,也有人稱做『三鯤鯓砲台』,

所謂的二鯤身即是昔日羅列在台江西岸的沙洲島名,當時安平古堡位於一鯤身,億載金城位在二鯤身。不過後來因為港口淤積,所以沙洲也就慢慢的連在一起。當時建造的原因,就是對付日本人的侵台,億載金城是中國人花錢蓋,請法國設計師設計,

作戰時則用英國、德國的砲、美國的步槍,洋味十足!

億載金城古稱為「安平大砲台」或「二鯤鯓砲台」是了對抗因牡丹社事件而犯台的日本軍隊。

西元1874年沈葆楨先抵安平,認為應建立大砲台以保衛府城,

因此,西元1876年由法國工程師所設計完成的全台第一座西式砲台終於完成,

也是全台第一座配備英國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台灣的海防軍事也因此而邁向近代化的一大步。

建築形制上,億載金城屬於西洋稜堡式的方形砲台,四角凸出,中央內凹。

環繞砲台並有護城壕,砲台上分置大、小砲,城堡中央則為操練場;

形制完善、規模宏大,加上砲台威力強大,億載金城可說是台灣南北砲台中,劃時代的重要里程碑。

砲台後遭毀損,曾一度荒廢,後被列為府城名勝之一而加以保存。

光復後,大規模整修,形式和材質上已多有改變。但整修後,仍大致可看出當年的規模。

如今已列為一級古蹟的億載金城,外圍城高約2公尺,城垣四周有護城河,

林木茂密,由紅磚砌成的圓拱城門則高5公尺,穿過圓拱門,城內所見是綠草如茵,平坦寬廣,並有沈葆禎的紀念銅像及仿製的古炮。

億載金城古稱為「安平大砲台」或「二鯤鯓砲台」是了對抗因牡丹社事件而犯台的日本軍隊。

西元1874年沈葆楨先抵安平,認為應建立大砲台以保衛府城,

因此,西元1876年由法國工程師所設計完成的全台第一座西式砲台終於完成,

也是全台第一座配備英國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台灣的海防軍事也因此而邁向近代化的一大步。

建築形制上,億載金城屬於西洋稜堡式的方形砲台,四角凸出,中央內凹。

環繞砲台並有護城壕,砲台上分置大、小砲,城堡中央則為操練場;

形制完善、規模宏大,加上砲台威力強大,億載金城可說是台灣南北砲台中,劃時代的重要里程碑。

砲台後遭毀損,曾一度荒廢,後被列為府城名勝之一而加以保存。

光復後,大規模整修,形式和材質上已多有改變。但整修後,仍大致可看出當年的規模。

如今已列為一級古蹟的億載金城,外圍城高約2公尺,城垣四周有護城河,

林木茂密,由紅磚砌成的圓拱城門則高5公尺,穿過圓拱門,城內所見是綠草如茵,平坦寬廣,並有沈葆禎的紀念銅像及仿製的古炮。

億載金城建築特色

億載金城是於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也就是日本藉口牡丹社事件同年開始建造,

完工時間為清光緒2年(西元1876年),億載金城佔地約3公頃,為西洋式紅磚建築,呈四方形,

四隅有稜堡,而中央凹入的場地則是用來操練軍隊,城外引海水為護城壕,城上設有大砲,故稱大砲台,另稱安平砲台、三合土砲台、抗日名城,目前列為國家第一古蹟。

城外作拱形,外題『億載金城』,內題『萬流砥柱』,皆為沈葆禎的手筆;億載金城的城門右邊,

紀念碑上面記載著億載金城的建築歷史,還有沈葆楨的紀念銅像,以及三座大砲台。

原本設置有8尊大砲及5尊小砲,但絕大部分的砲都在日據時代遺失,目前所見只有1尊小砲為真砲,

其餘都是64年整建時仿製;雖然經過多次整建,億載金城多項設施都已被破壞,如砲台營房、彈藥庫等,

億載金城砲台中央減低炸彈攻擊威力,同時兼有儲水功能的水池現在也已填平,成為廣闊的空地,但現存的外觀仍能看出砲台整體型制。

如今的億載金城

目前放置在億載金城內供人參觀的砲台,是民國65年(1976) 台南市政府推動觀光年,為紀念此砲台創建一百週年特別仿製的成品,而且億載金城已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最近一次整修,台南市政府挖出了一小部分營房與彈藥庫的位置,並以玻璃罩保護,讓遊客能夠更了解當時兵員的生活。雖然台灣人的反抗並未改變日本人統治的歷史宿命,但億載金城發揮的威力,還是證明了沈葆楨的籌辦軍務的才能與眼光,也讓沈葆禎在歷史留下美名。

台南-歷史之城

台南市內擁有許多歷史的熱門旅遊地點,

而且鄰近的景點也相當受到民眾的歡迎,例如赤崁樓安平古堡等,

台南旅遊觀光潮流,也正蓬勃發展,當地業者也花招百出,讓台南旅遊台南觀光內容能吸引更多的遊客,

加上台南美味的鱔魚意麵、棺材板等傳統小吃,在台南留下屬於自己的歷史足跡。

 

  景點描述 >>
歷史特色 >>
189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台民誓死抵抗,當時曾利用億載金城的大砲轟擊窺伺安平的日本艦隊,擊中其中一艘,發揮火力。日俄戰爭(1904-1905年)期間,日人為支付經費,肆意變賣億載金城的大砲,至此軍事價值大失。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剛好是億載金城建城一百週年,台南市政府訂為觀光年,大肆修復億載金城,帶動各項觀光產業。

 

民國七十年,台南市政府開發安平新市區,開馬路、建橋樑、填魚塭,億載金城隨著交通的便捷,再度成為觀光寵兒。七十二年內政部公告指定為第一級古蹟,更加肯定億載金城的歷史地位。

億載金城

億載金城大門
億載金城大門

  現在之億載金城大致保持昔日之舊觀,只是當年出入的唯一通道已由懸吊式的木板橋變成今日之水泥橋。而由紅磚砌成之城門,雄偉依舊。拱形門洞上方,正面有「億載金城」,背面有「萬流砥柱」門額各一,為沈葆楨親筆所題。雄渾粗獷的字體搭配軍事重地,相得益彰。

億載金城鳥瞰圖
億載金城鳥瞰圖

  鳥瞰整個億載金城為一方形且四角凸出之建物,其中凸出之部分置大砲,以利遠攻,凹入處列洋槍,以防近撲。四周牆垣為45度傾斜之土牆,頂部即為當年砲座及列洋槍隊之處,現已闢為參觀道路。土牆下方本為營房,惜整修時被填平。另外,在牆側有一些以三合土構成之長方形坡道,稱為「扶壁」,是為方便將砲彈由下往上推送的搬運道。

 


  中央空地原為一水池,係作為緩衝敵人打過來的砲彈之用,如今填平為綠地。四周牆上則廣植木麻黃、相思樹及金合歡等,整個砲台可說是綠意盎然。站在高點極目四望,周遭魚塭波光粼粼。百年來憂國憂民的情懷,僅有石碑一座永為留傳。

:::億載金城

億載金城空拍圖


*

簡介:
■ 古蹟正式公告名稱:二鯤鯓砲台(億載金城
清代名臣沈保禎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所建,光緒二年(1876年)完工,目的是為了對抗因牡丹社事件而犯台的日本軍隊,鞏固安平海防。

189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台民誓死抵抗,當時曾利用
億載金城的大砲轟擊窺伺安平的日本艦隊,擊中其中一艘,發揮火力。日俄戰爭(1904-1905年)期間,日人為支付經費,肆意變賣億載金城的大砲,至此軍事價值大失。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剛好是億載金城建城一百週年,台南市政府訂為觀光年,大肆修復億載金城,帶動各項觀光產業。

七十年,台南市政府開發安平新市區,開馬路、建橋樑、填魚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家誠 的頭像
    家誠

    ※chris 全台遊玩透透※

    家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