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一早六點多就出門了,

 

先到新莊吃有名的三十年的米糕、四神湯,

之後就開始一日的行程

先從南港要往九份方向開始騎過去

但是

到八堵火車站

我沒有灣進去

而是直走往基隆火車站方向騎過去

我真是太厲害了吧

可以亂騎車都可以到耶

呵呵

真是太強了

一路上問路人和警察

但是阿

有些警察也不知道路耶

但基隆警察也太多了吧

一路上紅綠燈

都是警察

1480245578

圖為:白米甕砲台

這一帶基隆人舊稱為荷蘭城,根據近人考據可能早在三、四百年前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就曾建堡壘於此,

只是文獻上不見記載‚所以又名「荷蘭城砲台」。

中法戰爭之時,法國人也曾佔據過。日據時代則又曾有大規模整修,以現在山間留存的建築物來看應是日據時代改建之結果。

    而根據「第三級古蹟仙洞砲台修復計劃」的研究指出:最晚在清光緒年間就有設置砲台。

中法戰爭中砲台被攻陷,而今日所見依形制來看是日據時代的產物。

民國七十四年八月十九日起已列入三級古蹟,其地理位置在今基隆市中山區太白里光華路37巷底

正是基隆港出港口的左側山上‚地理位置險要‚地形則為一馬鞍形。

遺址保存尚可,規模尚完整,但經過當地居民的私自搶建,現在只存砲台區尚稱完整。

如今砲台區包括營區廁所、日式營舍、彈藥庫、砲盤區、機槍陣地(英式測距儀基地)、觀測台等等,

砲盤成一長形配置,建築主以鐵水泥與安山岩築成,一字排開‚面對基隆外海(東海),可以說是屬於明砲台,是迎敵的第一線。

砲盤共備有四尊砲,砲座直徑達13公尺,現在放置在梅園(役政公園)的阿姆斯拖朗後膛加農鋼砲即原置於此,

可見這砲台當初戰力之強大(中法戰爭前後時期安置)。砲盤下方有斜坡道通彈藥庫,

亦皆以鐵水泥築成並配合安山岩石塊以丁字形砌法堆砌而成。石牆厚近1公尺,

入門處設置有橫向檔牆,可以避免流彈與火星的波及。砲盤間均設有土牆(隔堆),

是保護砲座與人員(通常有砲長、瞄準手、計算手、遞彈手(退彈手)、裝填手…)的配置,

具有吸彈作用。砲台有180度的砲軌,前設鐵水泥製子牆,

牆內並設置有儲彈孔(可放四枚砲彈),以因應戰時砲彈暫放所需,但數量不一。

    觀測台位於東北端制高點,拾級而上,可觀測砲彈彈著點與監看敵蹤。視野甚廣,

當初即以旗語與對面小山上的指揮所聯絡。

指揮所、機槍陣地(曾放置測距儀的圓形基地)則位於西側山坡上,

地勢上易守難攻。

指揮所則面向觀測台以收聯絡之便為考量。

    營舍旁有獨立的蓄水井與濾水池、

亦有一蒙古包式的廁所,目前現代化改裝後仍在使用中。

    由於砲台區隔堆相連‚草地青蔥、綠意盎然,前方視野遼闊‚海天一色‚景色絕美。

常有婚紗公司帶領新人在此拍攝婚紗照,留下美麗的見證‚更有情侶佳偶來此遊憩。

為冰冷的砲台添益幾許浪漫氣氛。

    白米甕砲台與大武崙砲台都是昔日港區的左護衛,一明一暗捍衛著基隆左岸港灣的安全。

除此之外,登高望遠,可以遠眺碧海藍天,波濤萬頃,

近看東北角海岸(和平島、望幽谷)、基隆嶼,

風光秀麗,詩情畫意展現無遺。

細看之下還真是米甕,裡頭還湧著白米,

大家如獲至寶,靠這些白米度過一段相當艱難的日子,

奇怪的是白米湧出的量不多也不少,每次都配合需要的人數湧出,

可是避難的人當中,就是有貪心自私的人,

為了獨占白米,遂將米甕口挖大,從此白米甕失了靈,

再也湧不出白米了」。

其實民間傳說是活的,

經過民間的流傳與穿鑿附會後都或多或少會改變,現在版本太多無法細屬,

大多脫離不了「因貪心而喪失原有福分」的範圍,

其實應是仍有啟發作用的才是。

1480245579

圖為:仙洞巖

仙洞位在基隆西北方中山區的仙洞里,為一處天然的海蝕洞,

海水即在洞旁,今因海岸上升緣故,與海已相距10多公尺。

相傳有仙人於此修道而登天,故名仙洞。

仙洞附近奇岩怪石林立,自然天成,

此洞寬窄起伏不一,時蹲時側才可通行,約80公尺餘,則視野豁然開朗。

出仙洞旁有登山石梯,可達仙洞公園及聖安宮。仙洞公園上有個觀景亭,

可清晰看見貨櫃碼頭作業船隻和基隆外港,頗有小人國之趣!

聖安宮供俸媽祖,庇祐往來船隻的平安,另新大廟正興建中,指日可待。

另出仙洞旁向防波堤方向前行,左側有座短山嶺,

嶺上有一處廢棄的古砲台,俗稱『荷蘭城』,景緻亦可觀。

 

1480245580

圖為:仙洞巖

這個古道是天然的耶

真是太厲害了吧

洞裡面還有一尊佛像耶

真是太強了吧

動口很小要蹲著才能進去喔!

好小我的頭沒有被它給打到

1480245581

圖為:中正公園

這是基隆警察叔叔

推薦我到這裡玩喔

他們說這的風景很不錯

可以到那參觀

真的還不賴耶

可以看到好多基隆的風景區和整個基隆港的畫面。

1480245582

圖為:二沙灣砲台

二沙灣砲台是位於現在基隆市中正路大沙灣民族英雄墓的對面山上。

這是一座清代中英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為了防範英軍進犯雞籠(今基隆),

於清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年),

由中國人設計安裝的砲台,對於台灣的海防貢獻極大。

  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時,

砲臺擊斃法軍百餘人。

法軍攻佔雞籠,二沙灣砲台守軍曾殲滅法軍甚多。

現今二沙灣砲台的城門、城牆仍留存,

我們可從這座砲台看到中國人曾經有過的光榮紀錄。

 

1480245583

圖為:海軍船槳

二沙灣砲台又名海門天險,依山而建於基隆市二沙灣山上,

清朝道光年間(西元1840年),爆發中英鴉片戰爭,清廷為了阻止英軍攻勢,

而興建座東北朝西南的二沙灣砲台,西元1884年,清、法戰爭爆發,

清廷派劉銘傳來台鞏固基隆海防,因此引進西式大砲,在二沙灣山上重建二沙灣砲台,

目前為一級古蹟,砲台牆身以石頭堆砌而成,為傳統的中國中國城門築法,

在經歷了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乙未割台之役,至今仍保有城門、營舍牆基、大階梯、砲座、子牆及儲彈藥庫等建築,

以及當年保衛基隆海防的雄偉氣勢,二砂灣砲台見證了歷史,

深具教育與歷史價值,又因居高臨下,

有著絕佳的視野景觀,相當值得您的造訪。

1480245573

圖為:槓仔寮砲台

走進荒蔓雜草叢間,找尋失落的槓子寮砲台,在基隆已聞名的砲台中,

大家皆已耳熟能詳。但提起槓子寮砲台,恐怕就有點陌生了;經過海洋大學、北寧路,望向一邊的山嶺,砲台就躲在藍投溝的嶺巔,靜靜得守衛著這片海洋。

從時間上推演,一八五一年,德國人阿爾弗雷德‧

克魯伯才改良成功「全鋼炮」,十九世紀末才又改良後膛裝填機和後座系統,

而劉銘傳在一八八六年就已向英商怡和商行訂購了當年最新式的卅一尊阿姆斯壯後膛鋼砲,

也因之在基隆修築了二座新式砲台,毫無疑問的一座是二沙灣砲台,

另一座則成了歷史的謎?是白米甕?亦或大武崙?還是槓子寮?一時間仍難釐清這答案,但就整個營區的規模而言,槓子寮砲台的規模卻遠大於白米甕和大武崙砲台,若加以修葞,與二沙灣砲台應在伯仲之間,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1480245575

圖為:獅球嶺砲台

獅球嶺位於基隆市南端,北基高速公路隧道上,

連貫基隆山、虎山而呈凹形,居高臨下,

軍事上可控制整個基隆市,位置相當重要。光緒九年,清廷建砲台於此。

越南事件中法戰爭,法連攻台灣,衝破海門天險,清統領敗退,據守獅球嶺,

因地勢險要而免於法軍盤佔。

現今列為第三級古蹟,號稱獅嶺匝雲。

砲台居高臨下,基隆市全景映入眼廉。而砲台遺跡之不遠處,有一座平安宮,

廟內寬廣,頗具古意,廟內供奉福德正神,為基隆市最大的土地公廟,目前列為市定古蹟。

1480245576

圖為:外木山海岸

1480245574

圖為:外木山海岸

 

1480245577

圖為:海岸

這樣的旅程真是不錯喔!

 

有很多好玩的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家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